close
塑膠流入海洋破碎後,恐進入食物鏈流入人體,環保署針對台灣自來水、海水、沙灘沙礫等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日常飲用水有44%驗出微型塑膠,連沿海貝類也不例外。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組長楊喜男指出,PP、PE、PET、PS、Nylon及PVC都是海洋微塑隔熱紙膠的主要成分,這些主要用於瓶蓋、塑膠袋、塑膠瓶、吸管及寶特瓶等塑膠製品,而這幾種製品也都是環團海廢調查的前幾名,顯示這些流入海裡的塑膠製品都是微型塑膠的來源。
隔熱紙隔熱紙施工完後除了撤除防護設備外,也要等一下讓玻璃再乾一些,經詢問師傅後,通常店家會建議在貼完後約七天再開啟窗戶,確保水份能完全乾燥。隔熱紙接著再進行一次測試隔熱紙,同樣使用石英燈進行照射,在溫度計與紅外線功率計上顯示出的數值比起施工前就明顯降低許多,同時保有清晰的透光率;意味著即便在豔陽高照的夏天,駕駛待在車內不會被陽光照得不舒服,也能在減少冷氣使用量的情況下,保有與先前相同的舒適度。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指出,環保署今年2月與環團成立海廢治理平台,已針對海洋廢棄物擬定行動方案來治理,但要把治理海廢,除了透過調查分析外,也必須從源頭減量、減少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從個人行為改變、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才是治本之道。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